今年95岁的何绣章是新中国第一批护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她说:“护士要能文能武,‘文’要肯钻研不断进步,‘武’则是要能吃苦,有动手能力,护士工作有时也是个体力活哩。”
(资料图)
▲95岁的何绣章。记者江梦晴 摄
13日,记者走进何绣章的家,屋内整洁明亮,桌上整齐摆放着手写文稿,这些都是4年前老伴生病时她居家利用细碎时间整理的。她戴着眼镜一边翻阅一边讲述着她倾注了所有青春热情的“护理人生”。
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结缘伴侣
何绣章192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宁波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于1950年应聘到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
工作不到半年,全国号召医护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上海组建了第一批志愿医疗队。何绣章积极报名参加,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这一趟奔赴不仅让何绣章接受锻炼,如愿加入共青团,圆了自己的梦,还结缘了一生的伴侣。
在医疗队,何绣章被任命为护士长。同济医院戴植本教授是队里手术做得最多的外科医生之一,共同的使命、相互的关爱让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
后来,戴植本奔赴朝鲜成为战地医生,临别时何绣章对恋人说:“你要是被炮弹炸了一只胳膊或腿,我也照顾你。”
4年里,他们一直互通书信。停战后,戴植本戴着军功章回到上海,迎接他的有领导、有师长,还有爱情。著名妇产科专家、同济医院抗美援朝委员会副主任金问淇教授亲自为这对伉俪主持婚礼。
放弃安稳生活毅然随院迁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南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为了提高中南地区的医疗水平,国家决定将当时上海最好的医院之一——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医学院一起迁往武汉。
“当时我的想法很纯粹,祖国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号召我愿意响应,也积极报名内迁。”何绣章回忆道。
1955年,何绣章跟随医院从上海来到武汉。条件比想象中艰苦,最开始医院只有三个人负责全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两名护理干事,何绣章是助理干事。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迅速投入医院的初创工作,四处调研,博采众长,结合上海同济医院已有的护理常规,创造了具有同济特色的人员培训、物品管理及护理规章制度。
何绣章发现许多新生儿出生后都会出现红屁股,她建议将产妇的衣服和其他病人的衣服分开清洗。小小的举措听来简单,但背后需与洗衣房、锅炉房多方协调,建议落实后,很快新生儿的红屁股大大减少。
护理工作是护士与病人的双向奔赴,“把病人当亲人”不只是一句口号。何绣章也遇到了把她当作亲人般信任的病人:临终前把存折交给她,让她代交给女儿。何绣章说:“做护士不仅要懂病,更要懂人,要带着同理心工作,才能真正走近病人,得到病人的信任,护理工作就有了温度。”
筹办护士学校带出一批批人才
为解决医院护士人才缺口,也为培养更多合格的护理人才,同济医院的领导萌发起办护校的念头。自己招生,自己分配。
1958年,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附设护士学校,何绣章和另外两位同事成为早期创办人。第一年招了三个班的学生,约一百人。
“在创办护校的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时校舍、宿舍、食堂、教室连课桌椅等都一无所有。”很多东西都是东拼西凑的,蚂蚁搬家式地抬过来。教扎针时,让学生们在萝卜、芋头上练手。何绣章和同事克服种种困难,在1961年顺利带出了第一届毕业生。
▲年轻时的何绣章。
“以前很多人把护理看成是简单的技能和辅助性劳动,轻视护理工作。护理是一门独立学科,和治疗同样重要,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变大家的认知、推动护理教育事业是何绣章从事护理教育一线的初心。何绣章带教过的一批批毕业生分散到全省各大医院,有的还去到了西藏等偏远地区,用他们的护理知识为当地民众服务。直到现在,何绣章还经常收到学生们给她的来信。
1986年从同济医院退休后,何绣章“身虽离岗,心却恋岗”。1995年—1997年,赴美探亲期间她还主动考察当地多家医院护理工作,撰写发表《美国护理工作见闻》,并回到同济医院进行分享。她说:“护理这份工作在我的心里不是一份职业,是我的毕生追求,让我无法舍弃,深深眷恋着。”
作为一名护理队伍的老兵,何绣章鼓励年轻一代的护士要有远大的理想,重视基础护理,有使病人减少或减轻痛苦的本领;能深入开展科研,攻克前人未能解决的难题;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让我们国家的护理工作走向国际前列。
(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通讯员李韵熙)
【编辑:余丽娜】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